企业家首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

著名学者埃德加•沙因在《企业文化与领导》一书中认为:“组织创建者的假设是组织文化产生的来源之一,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方面起领导作用;企业的高级成员会通过日常的谈话,企业的特殊庆典、仪式反复讲述企业自身的重要价值观念;企业高级成员的更迭会削弱企业文化力量,甚至改变企业的文化。”(本文作者:杲占强)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旅日考察后的专家意见座谈会上谈到:“一个总经理的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理解本公司的文化,以及对文化进行精雕细刻,并使它形成适应市场不断变化所需要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设计和建设离不开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精心培育。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神化。在我看来,把企业家看成企业中的牧师是不确切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过程,我们不怀疑企业家发挥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抹杀其他职员的创造和发现。通用公司总裁韦尔奇无疑是当今伟大的商业领轴,但他也不过是通用公司这家百年企业的一个重要过客。真正优秀的企业,其文化是在历史中不断形成并堆积起来的,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有同仁的汗水结晶,它并不完全依赖某个企业领袖。事实上,在任何一家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企业家都是首要的文化践行者,通过以身作则引领企业把文化建设落地。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行者而不是言者,“行胜于言”在企业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一百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跟踪,我发现:企业家能否遵守企业制度践行文化理念,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有效。真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无疾而终,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家率先破坏规则。如果企业理念系统只用于约束别人,而企业家本人逍遥于外,企业文化自然无法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不过是一纸废物。同样,企业文化强调沟通,企业家就不能终日深藏办公室中;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企业家就不能明里一套背里一套。企业家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率。他们绝不能因为自己位置特殊,就可以跳出文化规则之外。

  必须指出一个长久以来的误解,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宏大的理念、就是VI,企业文化就意味着务虚。如果这样的话,企业文化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必须和战略、制度、组织、流程等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领导者,企业家需要对企业的部门机构设置、员工聘用、员工奖惩、制度的构建等进行管理。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风格,体现到各项制度以及各项规定中去。作为领导者,他还时常需要调解组织内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部门制度和公司制度的冲突,生产部门与后勤部门的协作问题,甚至于一些影响组织行为的个人矛盾。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包括方式、方法以及态度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文化建设。

  同时,企业家通常要以企业领袖的身份,参加各种会议,接待重要客户。企业家的社交直观地向外界辐射着自己的企业形象和文化,社交过程中的礼仪礼节展示着企业好客的态度,张弛结合体现了企业理性的形象,周到的安排透露着企业的严密管理。企业家在社交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不仅展现和传播了企业的形象和理念,客观上也教导着身边的员工,形成一种集体的美德。

  很多人讲,企业文化管理是比制度管理更先进的管理方式。确实,企业文化管理较之制度管理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企业文化管理确实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也是企业家从老板向领袖升级的前提所在。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做事,一要胸怀二要正直三要方法,缺一不可。

  胸怀

  企业能否做大,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人的境界和胸怀。从表面上来看,企业家的道德品质是无足重轻的,有的学者也认为,只要制度构建合理,那么就能够阻止因为企业家品质差强人意带来的问题。在我看来企业家的道德是构成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部分。可以说,企业家的道德人格如何直接反映了企业家的素养和企业的素质,深深关系到企业成长与发展。

  正如有人讲过的那样,完善的道德人格,强烈的创新精神、永不停止的经济冲动、坚韧不拔的内在毅力、对市场变化的灵敏触觉、极强的复合素质,是企业家追求的永恒主题。

  正直

  有人归纳美国成功企业背后隐藏着八大基本价值:

  一、目标原则,成功的企业必须具备有价值的目标。

  二、共识原则,企业成功与否,要看它能否聚集众人的能力。

  三、卓越原则,卓越不是指成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工作伦理,培养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一体原则,全员参与,强化组织的一体感。

  五、成效原则,成效是激励的基础。

  六、实证原则,即强调科学的态度,善于运用事实、数据说话。

  七、亲密原则,即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队精神。

  八、正直原则,正直就是诚实,以负责认真态度进行工作。

  而在八项基本价值中,正直是绝不妥协的基础原则,甚至可以说“正直”是许多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磐石。这同样是任何一个有志向的中国企业家应该做到的。

  方法

  由于竞争的充分和全面化,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不是现在的专家,而是杂家。

  所谓杂家是指具备政治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工商税务知识、金融保险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策划知识、谈判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军事协调知识、专业知识等等。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家要使自己成为善于学习并且终生学习者,做一个全面自主、全过程的学习者。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把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实现管理方法的不断升级。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还远远没有成功,甚至谈不到成熟,三十年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依旧在路上。学习与成长是所有人的宿命。

  土光敏夫在重建东芝的时候,提出“一般员工要比以前多用三倍的脑,董事则要十倍,我本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口号,那么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的管理者,您能否做到以身作则?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企化网-无版权工作素材,模板,企业文化落地,企业品牌赋能 名家谈企业文化 企业家首先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 https://www.52qhw.com/1001/.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